钢琴家孔祥东:让爱贯穿始终,生活将释放更多意义
本报记者 鲍颖
3月28日,在浙江安吉龙山园墓园项目区,无论千米长的樱花大道上的樱花开得多么绚烂,无论园内流水多么清澈,无论花间蜜蜂的鸣叫、林间小鸟的歌唱多么动听,没有什么能比著名钢琴家孔祥东在这里弹奏钢琴更引人注目——他是全国第一位在墓园演出的音乐家。
这是殡葬业一个值得铭记的里程碑事件,未来会有更多有美好寓意的人和事跨越过去。
这天,安吉县2019“竹韵”公益生态节暨“诗歌生态艺术园”开幕式在安吉龙山苑举行,来自上海、杭州、湖州、安吉等地的近百名逝者家属齐聚一堂,聆听孔祥东先生弹奏的钢琴曲,以“音乐节、诗歌节、春茶节、环保许愿节、樱花节、竹林节”等多项创新纪念方式,以生态文明的方式追思逝去的亲人。
此次活动由安吉县民政局、湖州市殡葬协会主办,安吉绿郡安成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承办,浙江省殡葬协会、杭州市殡仪馆、安吉县殡仪馆等单位支持。
从生态埋葬到生态牺牲
“竹韵”的内涵越来越丰富
活动现场,天气晴朗,云淡风轻,竹林葱茏,人们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之情愈发浓烈,有的在竹林中系上黄丝带,寄托思念之情,有的在悠扬的音乐声中,静静地凝望竹林深处,仿佛在用心灵与逝去的亲人对话,静静而平静。
自2015年创建国内“竹韵”公益生态殡葬品牌以来,安吉龙山院已在安吉县连续举办五届“生态殡葬安葬仪式”,以“绿地保育、公益乐送”为特色,免费提供祈福安座、集体丧葬、刻碑等服务。如今,其服务范围已拓展至长三角地区,成为安吉县推进绿色殡葬改革、享誉全国的一张金名片。
2019年,在安吉县争创“浙江省殡葬综合改革试点县”、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之际,安吉龙山园开始探索将“生态安葬”拓展为“生态祭祀”。
“音乐节、诗歌节、春茶节、环保许愿节、樱花节、竹林节”等生态节庆活动内容丰富,很多都是安吉龙山院首创的纪念方式,因地制宜、富有人情味、富有温暖感,吸引了在场逝者家属的积极参与,丰富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纪念方式,为清明节纪念活动增添了更多的文化艺术因素,打造了生态绿色清明节。
著名钢琴家孔祥东即兴演奏钢琴曲时,思绪如跳跃在琴键上的手指般敏捷,琴声干净明亮,传递出一种强大的温暖,偶尔穿插着大自然中鸟儿的鸣叫,却又融为一体;安吉绿郡员工代表朗诵了关于“清明生态节”的诗歌《樱花春语》,讲述他们如何用5年1825天,以“心连心、情连心”践行绿色生态殡葬服务理念;结合安吉白茶生产实际,现场一位身着白色长衫的女茶艺师,伴着柔美舒缓的音乐,用仪式感十足的茶艺演示,专心致志地表达着对逝者的缅怀; 一位身着白色连衣裙的年轻绿郡生命殡仪馆负责人,向生态葬碑敬献了白色和黄色花朵编织的花圈,随后排着队走进竹林,手捧装满樱花花瓣的竹篮,将樱花散落在林间,以示追悼;最后,家属在生态葬区敬献了一朵郁金香,将一杯茶轻轻倒入土中,在竹子上系上黄丝带……完成了清明的祭奠与追悼。
据了解,安吉龙山源生态竹林葬区目前已安葬84位逝者。活动当天,第五届“竹韵”公益生态葬为15位逝者举行了安葬仪式。他们是生态殡葬的坚定支持者和践行者,绿水青山的陪伴就是对他们最好的纪念。
永远与美丽和爱共存
——著名钢琴家孔祥东的人生观
在安吉龙山院,孔祥东先生不仅弹奏钢琴曲,还向我们展示了“诗人孔祥东”的另一面,朗诵了《爱》等自己创作的诗歌,无论是弹琴还是朗诵,都饱含深情,热情洋溢,让人感受到他一生对音乐、对诗歌的浓烈热爱。
记者很好奇,作为一位著名的音乐人,为何他可以毫无顾忌地第一个来到墓地演出?
被问到这个问题之前,孔祥东主动谈起自己与墓地的缘分:“我的恩师在我24岁那年去世,每年的3月15日,我都会去墓地给他扫墓,从未间断。我今年50岁了,我想像我这样50岁去26次墓地的人不多了。每年扫墓的经历,让我比同龄人更多地思考死亡与生命。”
“我对生命的想法是,我们共同的命运,虽然各不相同,却赋予了生命真正的意义。用美去对待生命,理解死亡、认识死亡、拥抱死亡,是每一个生命体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而且,在生死之间,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享受亲情、友情、爱情。我们要顺应古人的汉字书写,用‘心’去写爱,让爱贯穿始终,生命才能释放出更多的意义。”孔祥东说。
活动前,记者有机会问孔祥东:“如果你熟悉的人去世了,你会为他选择什么音乐?”
孔祥东回答说:“一个幼儿园小朋友问过我类似的问题,他问我世界上为什么有那么多首歌。我的回答是每个人心里都有一首歌,世界上有多少人就有多少首歌。如果你还没有找到这首歌,就继续努力寻找,你一定会有一首属于自己生命的歌。如果一个人走到生命的尽头,仍然没有一首歌可以为自己唱,说明他没有活过。找到这首歌,就是找到我们自己。”
他甚至眼尖,明白音乐和葬礼之间的联系:“音乐就是爱。葬礼是什么?就一个字——爱。我看过关于遗体化妆师的纪录片,这个行业很神奇,应该把最高的荣誉授予他们。殡葬行业很多人能坚持到今天,如果心里没有爱,只是为了一份薪水,是坚持不下去的。”
响应倡议 携手民众
打造“无烟清明节”
2019年,浙江省殡葬协会、湖州市殡葬协会等向行业和社会发出打造“无烟清明节”的倡议。
在安吉龙山院活动现场,湖州市殡葬协会会长林祥乾宣读了《无烟公约》:“坚持三无——不烧香、不烧蜡烛、不烧纸钱,不燃放烟花爆竹,不污染自然环境;推行绿色追悼——提倡‘鲜花节、春茶节、音乐节’等生态追悼会;开展旅游追悼会——提倡‘植树、踏青’等体现风景之美的追悼会……”这份公约呼吁社会各界自觉践行绿色葬礼理念,共同守护青山绿水。
参加竹林公共生态祭祀的逝者家属代表签署了《无烟公约》,响应生态文明祭祀倡议,并表示要将“无烟祭祀”新理念传递给更多的人。
“诗与歌生态艺术园”
——艺术与生态融合的新尝试
同期,安吉龙山园“诗情歌韵生态艺术园”开园仪式举行,浙江省民政厅社会事务处副处长刘玉丽、浙江省殡葬协会执行会长陈景莲、湖州市民政局副调研员张帆、湖州市民政局社会事务处处长沈继斌、湖州市殡葬协会会长林祥乾、安吉县民政局副局长李振伟、安吉县递铺街道人大主席李凤林、浙江绿郡公司总经理迟希平共同为艺术园揭牌。
据迟希平介绍,“诗歌生态艺术园”是安吉龙山园生态节地安葬方式与生活艺术融合的一次新尝试,整个园区采用树葬、花坛葬、草坪葬等节地生态安葬方式,是将“诗意元素”融入产品设计的首次尝试,并将在艺术园区内推动“生命之歌”音乐节。
安吉绿郡安成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墨敏表示:“今天,一片竹林、一束花瓣、一杯春茶、一曲音乐,让爱留存在我们心中。从四年前的公益生态安葬,到今天的公益生态祭祀,安吉龙山园始终积极响应国土节约、生态环保的号召,践行关爱生命的文明事业。此次安吉龙山园‘诗情歌韵生态艺术园’的开园,是生命与艺术的一场约会,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殡葬行业的发展探索出一条更健康、更绿色、更文明的道路。”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