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推行节地生态安葬:墙上嵌入二维码,供人们扫描悼念亲人

2024-05-25 -

铜质二维码纪念牌

“通过扫描墙上的二维码,家属可以获得逝者的个人简介、墓志铭、生平时间线、照片、视频等内容。”3月26日,在2017年清明新闻媒体通气会上,浙江省殡葬协会常务副会长沙莉介绍,2017年浙江宁波同泰嘉陵墓整体推出壁葬和铜质二维码纪念牌,这在浙江省尚属首次。

记者了解到,壁葬是将骨灰盒嵌入墙体的一种殡葬方式,是一种节地生态葬形式。“通过在墙上嵌入二维码,扫一扫就能便捷地实现网上追悼会和文明科技扫墓,节地生态葬也能‘高端化’。”萨利说。

如今,节约土地的生态安葬已成为一种趋势。据资料显示,2016年,中央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节约土地生态安葬的指导意见》,倡导以不占或少占土地、少消耗资源、少使用不可降解材料的方式安葬骨灰或遗体。这是我国首部推动殡葬领域生态文明建设的专门文件。

生态葬如何节省土地?“一座普通墓地约占地1平方米,而一座15平方米的生态墓,可以安葬280人,平均每个人只占地0.05平方米,大大节省了土地资源。”沙利向记者展示了一组数据。

浙江省民政厅副厅长梁兴新介绍,为倡导绿色环保理念,浙江省积极推行节地型新型生态葬,以树葬为切入点,大力推广壁葬、海葬等生态葬方式,并实施一系列惠民举措。

数据显示,2016年,浙江温岭免除参加海葬者家属一切海葬费用,并发放2000元丧葬补贴;浙江瑞安永泰墓地2016年完成13场免费花葬;2017年清明节期间,浙江全省有300余位逝者被海葬、江葬。

长期以来,“精心安葬”的传统观念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社会对节地生态安葬的接受度仍不高,如何普及和推广这一模式?

“要培育绿色葬礼的社会新风,殡葬业必须在墓园、骨灰堂等方面进行产品创新。”沙利说,今年浙江宁波同泰嘉陵墓推出的壁葬、铜质二维码纪念卡,就是创新的体现。未来,这一模式将在浙江省更多墓园推广。

据悉,为进一步深化殡葬改革,创新落实绿色发展举措,浙江省殡葬协会于2016年11月举办了首届“绿郡杯”节地型生态墓葬及骨灰龛设计大赛,本次大赛的获奖作品也将于未来陆续制作发布。

(原标题:《浙江推行文明扫墓新方式:只需扫墙就能缅怀逝者》)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