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网友“聆听”东湖往事,苍白园游客量连增五倍
长江日报6月1日讯 上周,央视《国家记忆》栏目连续三天线上线下聚焦东湖,向全球观众讲述这个地方感人的历史故事。 播出了3天。 反应如何?
长江日报记者持续关注发现,截至5月31日,超过1000万网友在线观看了东湖往事,东湖听涛景区苍白园游客量大幅增加。 目前,该纪录片的观看量持续上升。
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民族记忆》栏目连续三天聚焦东湖。视频截图
在线数据超千万,东湖往事全球播出
5月26日至28日,每天20:00,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准时播出的纪录片节目《国家记忆》从三个维度讲述了有关武汉和东湖的珍贵历史故事,总时长约90分钟。 这三天守在电视机前成为了很多武汉人的默契。 “东湖尘封的历史通过国际渠道向世界观众展示,我感到自豪!” 武汉网友“@wise猫”说道。
据了解,该片在央视国际频道全球播出并取得了良好的收视率和收视份额,收视率持续走高。 除电视直播外,央视APP的视频观看量以及央视各平台的阅读量也持续上升。 长江日报记者发现,截至5月31日15时,央视全网相关数据已突破千万条,网友积极互动。 除地方媒体外,中国工程网、凤凰网、搜狐、腾讯、网易新闻、澎湃新闻、潇湘晨报等多家平台转载了长江日报相关文章。
昔日的海光农场如今已成为城市的绿色心脏。王斌 摄
纪录片讲述了毛主席在武汉、东湖的往事。 很多细节都是首次透露,还有周沧白先生与东湖的故事。 网友“罗中明”说:“我们从小就喜欢上东湖,每年都会在老师的指导下去一两次,唱着歌,野餐、划船、玩耍的幸福场景,早已定格在我们的脑海里的青春的足迹和爱情的故事也在那里萌芽,现在我已经退休了,离不开这个天然的氧吧。这个季节真是太美了!” 网友“蒙马诗人”表示:“其实世界上只有我一个人知道。我希望武汉的旅游名片东湖能够宣传更多关于伟人的知识,多角度、多维度地宣传。” ” 网友“芳龄28小姐”表示:“等放假了,我们就组团去武汉东湖啊,朋友们。”
线下游客量增长5倍,全国各地游客前往苍白园触摸历史。
《国家记忆》播出的东湖往事中,讲述了爱国民主人士周沧白与东湖的故事。 现在位于东湖听涛风景区的苍白花园,是为纪念周苍白而建的。 园内有周沧白纪念室、周小燕纪念室、德友剧场及周沧白父女“春到东湖”纪念雕像。 这棵桂花树也是周沧白亲手种植的。
东湖听涛风景区苍白园内有周苍白纪念室和周小燕纪念室。习家摄
“节目播出后,前来参观的游客明显增多。” 东湖听涛风景区相关负责人告诉长江商报记者。 由于苍白园位于听涛景区深处,且两座纪念馆规模都不大,2021年日均接待量在200人左右。 上周末,从早上8:30开馆到17:00闭馆,游客络绎不绝,每天游客人数超过1000人。 东湖听涛景区导游涂宇说,在游览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看完节目来到这里的游客。 “我们接待了很多来自其他地方的游客。 他们在参观时提出问题。 这段历史曾在中央电视台节目中播出。 武汉本地游客会自豪地说:“是的,央视转播了这段历史!” 主动讲述更多关于东湖的故事。 他们说东湖的故事值得感动更多的人!”
苍白园周苍白纪念室。习家摄
游客中,有老年人,有结伴出行的青壮年,也有稚气未脱的少年。 “当游客来到周沧白纪念室时,纷纷停止说话,认真聆听讲解。看到周沧白夫妇所穿的衣服、他们与儿子周德有之间的书信往来等,许多游客想了解更多详情 “周小燕纪念室的夜莺盒子也引起了很多关注。”屠呦呦回忆说,他在周小燕纪念室里遇到了一位戴着耳机听周小燕《长城歌》的老人。纪念室上周六,他一边哼着歌,一边满眼都是故事,“每次遇到这样的游客,都觉得我们的工作很有意义,希望以后有更多的人来到东湖。”了解东湖的历史,“我们将尽最大努力,把东湖的珍贵往事和背后的精神传递给更多的人”。
(长江日报记者金晓辉通讯员彭冲董玉山)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