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举办人体器官捐献纪念活动 建“生命致敬”捐献者纪念园

2024-05-26 -

本文图片由浙江省殡葬协会提供。

3月24日上午,浙江省红十字会、杭州市红十字会、市民政局在杭州钱江公墓联合举办人体器官(遗体、组织)捐献者纪念活动,同时,以纪念人体器官(遗体、组织)捐献者为主题的浙江省“生命致敬”纪念园、“生命致敬”主题文化园开工建设。

人体器官(躯体、组织)捐献是公民在逝世后,将自己尚可使用的器官、躯体或组织捐献给器官衰竭患者、盲人,用于治疗、推广医学教育等的一种自愿、无偿的慈善行为,是捐献者及其家属给予他人、社会最珍贵的礼物。

纪念活动现场

3月24日,澎湃新闻()从浙江省红十字会获悉,自2010年浙江省开展人体器官捐献工作、2016年红十字系统开展遗体(组织)捐献工作以来,截至今年2月底,全省红十字系统器官(遗体、组织)捐献注册志愿者已超过2万名,累计实现器官捐献1106例、重要器官3365个、眼角膜1700余枚、遗体450余具,挽救了3000余名危重患者,使1700余名盲人患者重见光明,数千名医学生从“无声导师”“尸体老师”的身上获得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为弘扬红十字会人道主义、大爱奉献精神,纪念捐献者,表彰和鼓励捐献精神,2018年,浙江省人民政府将建设“生命献礼”场所,颂扬人体器官(遗体、组织)捐献者大爱精神列入《浙江省富民惠民安民行动方案》,要求全省11个地市全部建设“生命献礼”场所。

浙江省殡葬协会有关负责人告诉澎湃新闻,杭州市器官和遗体(组织)捐献者家属、注册志愿者、志愿服务队代表、移植医院和遗体(组织)接收单位负责人、遗体接收医学院校学生代表等近百人参加了此次追悼活动。

“生命致敬”花园奠基仪式

此次开工的浙江省“生命礼赞”会场项目由浙江省红十字会、杭州市红十字会、江干区红十字会共同建设,位于杭州市江干区丁兰体育中心绿地内,占地面积约6000平方米。建成后将分为地面文化景观区、地下红十字文化展示区两个功能区。地面文化景观区主要包括“生命礼赞”主题雕塑、红十字文化雕塑、游客步行景观带等。让人们在悠闲参观的同时,了解人体器官(遗体、组织)捐献、捐献者伟大的爱心事迹、红十字精神文化等,达到移风易俗、接受现代生命文化和健康文明理念的目的。

“生命致敬”公园定位为人体器官(遗体、组织)捐献者纪念公园,由浙江省红十字会和杭州钱江公墓共同建设,杭州钱江公墓无偿提供公园内近1230平方米土地,无偿提供建设资金。“生命致敬”公园分为A、B两个区块,A区为纪念广场,设有纪念碑和生命纪念雕塑,主要为社会各界人士和捐献者家属哀悼、缅怀的场所。 B区为逝者遗体安葬区,提供壁葬、树葬、花坛葬、草坪葬等多种节地生态安葬方式。对于逝者遗体逝世后愿意葬在潜江公墓的,可凭省红十字会出具的相关证明享受相应优惠,也可选择免费参加骨灰深埋或可降解方式安葬的节地生态安葬。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