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的碗米豆腐出名了!
达州全部记录! 我们不定时发福利!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铜川区乡村振兴系列报告在行动(四)
北庙镇位于达州市铜川区北部。 近年来,北庙镇不断深化拓展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和成果,全面实施“三城三地三区”发展战略,着力打造北方农旅融合发展中心镇区域。 围绕“产业繁荣、生态宜居、乡村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发展。
一碗米饭豆腐就能致富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 一头连接农民的“钱袋子”,一头连接乡村振兴的动力和后劲。 近年来,北庙镇依托达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北庙米豆腐”金字招牌,挖掘文化内涵,带动群众致富增收。 2020年5月,北庙米豆腐成功入选达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选米、洗、泡、磨、煮、揉、蒸……经过无数道工序制作出来的北庙米豆腐,味道鲜美、美味可口、营养丰富,已成为当地悠久历史中难忘的记忆。 在石笋村,石正芳是北庙米豆腐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她手艺精湛,靠卖米豆腐摆脱了贫困。 她还把自己的技艺传授给其他村民,带领大家走向富裕、富裕起来。
//
一碗米饭和豆腐,如何摆脱贫困? 为引导和鼓励更多村民制作北庙米豆腐,北庙镇政府积极采取措施,发展村集体经济,建立米豆腐加工厂,深化加工生产工艺。 村干部带头投资入股,预计2022年实现收入10万元。 还搭建了电子商务平台,帮助村民扩大销售。 如今,北庙米豆腐已成为当地重要产业,不少村民依靠北庙米豆腐摘掉了贫困帽子,走上了致富之路。
几年前,北庙镇人民还在为如何发展经济而发愁。 如今,北庙镇依托“盘活资源、依托大山、多元发展”的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实现了村村有实体集体经济产业项目,培育了年收入200万元的强集体经济村。 20万元以上1人。
村史室传承孝心和善良
穿过“孝”文化巷,映入眼帘的是北庙石笋村的村史陈列室。 外面白墙青瓦,里面土墙泥地,门外的石磨有绿色的痕迹。 走进展厅,一股古朴的乡村风情扑面而来。 百年老方桌、三十年前的“演舞”卡带机、竹晒笼、土地登记簿……每一件老物件,似乎都在诉说着过去的风土人情。
//
2016年,石笋村利用众筹的方式,借助村民王志明的破旧土坯房,修建了全市首个村庄历史陈列室,并进行修复和修复,恢复了石笋村20世纪50年代至1980年代的生产状况。 和生活场景,见证了石笋村社会发展的沧桑和时代的进步。
在乡村振兴进程中,石笋村开展“尊老”、“明星文明户”等创建评比活动,将村史办建设与乡村振兴融为一体,把村史办打造成“村史办”。为人民群众提供“精神家园”。 对村民了解家乡发展历史、重塑家乡感情和友谊、调动村民致富致富、有思想的积极性、帮助群众树立“饮水不忘人”的感恩意识发挥了积极作用。谁挖了井”,在古迹寺庙弘扬孝道善良文化。 继续深化。
近年来,北庙镇创新乡村治理,凝聚向善力量,将孝善文化转化为基层社会治理成效,倡导乡村新风尚,激活乡村振兴活力。 让中华美德不断谱写精神文明建设新篇章,全面推进乡村建设,努力增强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
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一个充满活力、幸福美丽的北庙新镇正在铜川北部熠熠生辉。
记者:王艳丽 付艳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