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图书馆藏中国历代拓片汇编》书目更正
资助项目:江苏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魏晋南北朝石刻韵律研究”(); 南京林业大学青年科技创新基金项目“基于语料库的隋唐五代碑刻韵律研究”()。 作者简介:刘本才(1981-),男,山东平邑人,文学博士,南京林业大学人文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汉字发展史。枞汉石编纂北京图书馆历代拓片枠刘本才的文献校勘(南京林业大学人文学院,江苏南京) 摘要:枞北京图书馆藏历代石拓片编纂枠第一部大型收集整理我国拓片,为丰富中国历史文献做出了巨大贡献。 但由于这是一项浩大的工作,难免会出现一些错误和不足。 本文以隋唐五朝的记载为修正对象。 主要检查并纠正碑文题名、碑文年代错误、纪年错误、作者、刻师错误、误入伪造刻文、书体误判等问题,方便这个文件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北京图书馆藏历代石刻拓片汇编; 石雕文件; 更正。 中文图书馆分类号:G256.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3-1332(2017)04-0069-08 北京图书馆金石组 北京图书馆藏历代石刻拓片汇编(以下简称《石刻汇编》收录了东周至民国时期的各类石刻,按年代顺序排列,收集拓片目录近两万种。 已出版101卷。
这是我国首次大规模收藏、整理石碑拓片。 这也是目前规模最大的历代拓片汇编。 为学术界研究中国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方面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它自出版以来一直在准备。 引起学术界关注。 除了拓片目录外,编者还为每幅拓片写了简要说明,介绍了拓片的长、宽、高,拓片的真伪,流通和流失情况,石刻年代,发现地点,书法风格和拓印者。 情况,极大的方便了用户。 遗憾的是,由于收集拓片数量众多,体量巨大,在整理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遗漏。 本文以《汇编》的记述部分为修正对象,对石刻版进行了比较,同时参考了《唐代墓志铭汇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钱唐志》斋集》(文物出版社,1984年版)、《隋唐》五代墓志铭汇编(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唐代墓志铭汇编(1984-1993年版)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全唐文本补遗》(1994-2007年版,三秦出版社)、《隋代墓志铭集》(2007年版)等文献,隋、唐、五朝文献协助华东师范大学汉字研究与应用中心开发的历代石刻语料库,收录了隋、唐、五朝的第9卷至第36卷。 校对并纠正错误。 记载问题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类:碑文题名问题、碑文年代错误、纪年错误、着书者及石刻错误、收录错误。伪造的雕刻,以及对书法风格的误判。
每篇文章均列出页码或序号,按编着、卷数、页码排序,方便查阅。 作者不想肤浅。 我将回顾我所阅读的内容并给出以下示例。 如有不当之处,敬请方老师指正。 1、碑文标题问题。 在金石学领域,金石学一般以碑文的第一个题名作为题名。 更常见的是使用自制标题。 例如,墓志铭、雕像中只写名字,如“某某墓志铭”、“某某墓志铭”等,妇女称其为“某某墓志铭(雕像)”。某某的妻子”。 无论如何起草,都应该以标题文字的正确性为基础。 碑名编录存在以下问题:误读首题或题词文字,导致碑文讹误; 未对铭文文字和证明材料进行审查,导致铭文所有人姓名中出现漏字的; 记录了碑文的原始字符而没有进行相应的转换等。列举如下。 (一)误读首题、题词,导致碑文题名错误的。 1.第10卷第87页。常德将军墓志铭。 墓志铭没有开头。 96万平方米数据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